这条路注定是艰难的,现在是关键的时间点,你可能在这个时候开始悲观,颓废,天天想睡懒觉,但这是个转折点,熬过了,你就成功了,考研是一种修行,放松心态,但请一心一意。
紧张刺激的两日结束了刻骨铭心的三百多天,如果最后输了,我不是输给智商,输给能力,而是输给心态,三月份开始学数学,除了两小时英语,就是十小时数学,全书十八讲啃了不下五遍,市面上主流老师的习题我也做了不下两遍,真题三十年刷了两遍平均一百四,模拟题也做了两遍平均一百三十多,只想说真的不甘心。不甘,那就拼一把。在家人和朋友的劝说和鼓励之下,一周之后,我改变了消极的状态,决定全身心备战考研。
时间还剩五个月,其他同学的一轮复习都结束了,而我才刚刚开始。偶尔听到他们讨论学习进度,因为我还未开始复习,我完全插不上嘴。慌张、焦虑,是我不得不面对的情绪,但既然已经决定开始,就没有回头路可走,我只能更加拼尽全力。
七点起床,七点半开始学习,除去中午吃饭和休息的时间,一直学习到晚上,是我接下来一直到12月考研初试的常态。
在时间安排上,上午开始复习数学之前,我会先将前一天学习的英语单词过一遍,以此来加深记忆巩固。接下来,我的复习就主要是以数学和专业课为主。因为我的时间有限,但是我认为数学的复习至少要经过两轮,所以花在数学学习上的时间相对较多,在复习完数学之后才会安排专业课的复习时间。晚饭之后是我的英语和政治的复习时间。
学习的方式上,由于时间紧迫,我不得不更多地考虑到效率的问题。在数学的学习上,我不太赞成一味的刷题,因此一般是选择做一类题型,就弄懂弄通一类题,然后尽量在这一类题上尽量减少犯错。另外,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是我觉得很重要的部分。对于知识点综合性比较高的题目,更加不能心急,需要仔细去厘清知识点的脉络。
英语方面,由于我的语法基础相对较好,所以我在复习时更加注重词汇量的积累和阅读的训练,根据我自己的学习进度,我将自己一天的词汇记忆量控制在60个左右。阅读的复习量一般是一天两篇,尽量做到每个题弄懂。作文直到十一月份才开始,我采用的训练方式是在规定的时长内完成整篇作文的写作,并将平时背诵一些好的句式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。
考研不亚于高考这种说法,不是亲历者可能永远无法理解